大眾網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道
人間九月天,山東迎客來。
9月1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第二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在山東濟南畫上了圓滿句號,文旅融合的澎湃潮聲注定久久回響。
5天時間內,以“創見美好、智造未來”為主題,伴隨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九大主題展區驚艷呈現,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創產品、全國20多個省市區的特色手藝品、全省16市27個縣區帶來的“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優秀產品,以及眾多科技企業帶來的元宇宙、AI等數字技術文化創意展品,讓五湖四海的熱情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遇見,是故事的開始。這場盛會,擷采日月精華、凝萃手造故事、齊聚國家寶藏;這場盛會,高揚數字風帆、拓寬國際視野、沉淀品牌內涵。
告別,是為了更美好的遇見。聚發展之策、興文旅之業、綻數字之美、賞齊魯之韻,當面我們與文旅博覽會揮手告別,迎來的是下一次的美好赴約。
赴一場文旅之約:
手造琳瑯薈萃,賦能傳統力量
9月14日-18日,濟南城西,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手造文化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融合共生。九大主題展區中, “中華手造”展區、“大國工匠·手造大師”展區、“山東手造”展區, “創見美好”生活中的藝術與文化融合展區,傾力展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品與文創產品,吸引著游客走近它、讀懂它。
當一把圖案絢麗的瀘州油紙傘,歷經鋸托、穿紋、網邊、繪畫、晃油、箍烤等90多道繁瑣工序現身展會現場;當作為“燕京八絕”之首的花絲鑲嵌工藝,在無數次鍛打焊燒中,化金銀的剛為繞指的柔,美的不可方物;當來自河北豐寧的布糊畫將浮雕、布貼畫等多種元素巧妙融合,使得花朵、鳥獸、魚蟲栩栩如生般呈現畫布之上;當一件件“楚國禮物”帶著濃郁的荊楚文化符號和現代審美國潮風……站在面前觀賞的你,是否會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而嘆服。
5天的時間,中國詩詞大會文創、人民文創、國瓷永豐源等一批批頗具特色的中華文創品牌傾力展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山東手造”也揭開完整面紗,濟南龍格黑陶、煙臺木偶、濱州海瓷、臨沭柳編、聊城“新三寶”、菏澤牡丹瓷……山東十六地市的手造好品眾星云集,將齊魯大地的“本土美”悄然喚醒。
赴一場數字之約:
高揚科技風帆,打造“入畫”體驗
700年前的濟南什么樣?平川洲渚、紅樹蘆荻、房舍隱現,樹姿聚散自然,漁民撐篙扳網,極具恬靜悠閑的田園意境……步入濟南展館,新之航傳媒科技集團用4.0數字孿生技術,立體全景再現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讓觀眾體驗了一把 “人在畫中游”的平行世界。
走進5號場館大門,即可踏入浙江幻影科技團隊帶來的《花好月圓》數字項目體驗空間。只見一輪圓月懸掛屏上,格外皎潔,體驗者走過的每一處,都會留下由投影技術構筑的鮮花和蝴蝶。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如此美景與即將到來的中秋節遙相呼應。
當文旅遇見數字,當傳統預見未來。在本屆文旅博覽會上,數字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紛紛亮相,“數字+”賦能下,沉浸式互動讓文旅消費更潮流、更有趣。一秒穿越宋代,6分鐘便可細細欣賞完一幅數字版《清明上河圖》;在30平方米的集裝箱內沉浸式開箱,探秘《ITS》鋼琴師電影小劇場; 360°觀看文物,“國粹數藏”看清文物所有細節脈絡; 在“元豫宙”中神游老君山、少林寺、龍門石窟,還可與其他人的數字分身進行互動交流……
開展期間,位于5號館的“數字文化”展區和“文旅融合”展區,全面展示了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最新成果,網易伏羲、星宇文化、軟銀機器人、鳳凰數字科技、北京當紅齊天集團、上海風語筑等優秀數字企業都來參展,戶外露營、自駕游、民宿等旅游裝備產品、特色旅游線路及文旅新業態得到全方位展現,讓市民群眾一站式mark文旅消費新場景。
赴一場開放之約:
齊聚國家寶藏,講好山東故事
全球化急速發展的今天,文旅融合毫無疑問是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相互交流與理解的重要方式。“千帆競海”展區充分發揮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聚焦手造精品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云集了法國、澳大利亞、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創產品,同時特設6個出口產業展位,系統化、多角度展示“山東手造”優質產品“出海”的優秀成果。
從伊朗展館起步,有著千年歷史的卡特姆又稱骨木金鑲嵌工藝,將骨頭、木頭、黃銅的三角形或鉆石形小片,一片片對合在物品表面,這項美輪美奐的技藝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博覽會現場。伊朗手繪陶瓷、畫琺瑯技藝、波斯地毯等異域風情的手造精品紛紛亮相,極為引人矚目。再游到巴西展館,巴西中國文化交流協會帶來了包括特約藝術家盧君的《遇見地球之南》藝術創作營、高定設計師BEEANCA的《大地精靈》南美藍閃蝶的中式浪漫等項目,讓游客沿著國畫大師張大千曾經的巴西足跡,深度尋覓南美人文藝術之美。
在綠地展館,最吸引人目光的莫過于格魯吉亞的陶酒。形態各異的人形陶罐,每只都神態各異,活靈活現,路過的參展者都將其當作陶土玩偶細細把玩,在被告知是陶酒時都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作為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重要線下進口貿易服務平臺,綠地(濟南)全球商品貿易港攜帶著墨西哥國酒龍舌蘭、格魯吉亞葡萄酒、韓國的彩妝、英國摩飛電器等20個國家100多種特色商品亮相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千帆競海”展區特設6個出口產業展位,涵蓋草編、木雕、陶琉、樂器、動漫、紡織等多個工藝類別。年產高端骨瓷產品達到200余萬件的漢青陶瓷,出口海內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河草編,傳承近300年歷史的周氏木匠世家,電吉他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0%以上的鄌郚鎮樂器……系統化、多角度展示“山東手造”優質產品“走出去”的優秀成果,向世界講述傳承千年、百年的中國傳統手造故事。
一個共贏之約:
打造人民節日,擦亮城市名片
“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收獲,每一年的文旅博覽會都值得期待!”連開五天的文旅博覽會,正在以不一般的活力、動力和張力,顯現出強大的文化溢出效應。
本屆博覽會聚焦齊魯鄉村振興。在4號館“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展區,國家級非遺“魯派內畫”、南山區野風酥煎餅、蘭陵美酒、高密晏圉腐乳、平陰阿膠糕……各種鄉土特色濃郁、助力產業振興的本地產品紛紛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圍觀品嘗,還能欣賞最美的“鄉村振興”錦繡畫卷。“黃河大集·惠民消費”展區匯集省內外的特色好品、傳統技藝、家鄉味道,整合直播帶貨、惠民演出、文化體驗等資源,推動傳統與新潮碰撞融合,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
為了突出產品交易實效,博覽會還聚焦項目現場推介和產品交易功能,協調參展企業推出優惠促銷活動,組織文旅項目投融資洽談會等招商推介活動。同時聚焦數字文化應用水平,助力線上平臺三方面提升:一是完善交易功能,打造“文旅優選”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常態化,并與山東文交所聯動,邀請手造創意設計師入駐平臺,實現手造創意版權一站式交易。二是豐富平臺內容,圍繞博覽會主題,邀約新類別、新企業、新產品入駐平臺,擴充產品容量,提升產品質量。三是做大流量經濟,與云游齊魯、齊魯壹點、閃電新聞、大眾網等多平臺實現互推,開展多形式的直播帶貨和推介活動,引流量、聚人氣。
此外,本屆文旅博覽會還在濟南市設置了20個分會場,同期在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舉辦“山東手造主題周”活動,在全省各地舉辦50余場系列活動。展會期間,手造賦能鄉村振興“齊魯對話”、 2023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文化創意品牌建設大會、大河上下——2023沿黃省(區)文旅項目對接會、“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一城一品推介會、齊魯美食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都為市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旅盛宴。
一年一次的文旅博覽會如期赴約,既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的火花,也是人與文物之間的精妙互動,更是山東連接中國、中國連接世界文化的精神紐帶。當文旅揚帆再起航,藏著“詩與遠方”的高質量發展畫卷已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