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濟南再添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
“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機制人文領域的重要成果,濟南市于2019年9月份入選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并于今年5月10日順利通過終審答辯。
那么,這張金名片將給濟南帶來什么?下一步,濟南又將如何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濟南獲評“東亞文化之都”
8月30日,在第十二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共同發布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中國濟南市與溫州市、日本大分縣、韓國慶州市被授牌“東亞文化之都”。
受疫情影響,此次會議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出席會議并向三國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授牌。
“獲評‘東亞文化之都’既是極高榮譽,更是重大責任。”授牌現場,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作當選發言,他說濟南市將深入挖掘闡發齊魯文化資源,積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東亞文化之都”各城市一道,加強人文交流、深化務實合作,為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貢獻智慧力量。
為啥是濟南當選“東亞文化之都”?“濟南是儒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承載地,素有海右名郡、天下泉城的美譽。”孫述濤說,作為鐘靈毓秀、文脈綿長、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有“瀟灑似江南”的自然風貌、輝煌燦爛的文明瑰寶和“說不盡、無窮好”的歷史遺產。
同時,濟南市具有開放包容的特征,它是中日韓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門戶。“這里有互學互鑒的文化基因、東亞各國之間無法割舍的情感紐帶和合作交流的戰略優勢。”孫述濤說,濟南崇文尚雅、創新求進,是一個文旅融合發展的活力之城,高度重視文化傳承保護、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自2013年“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啟動以來,每年中日韓三國評選出1-2個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目前,中日韓三國已有29座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中國已有泉州、青島、寧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紹興、敦煌、濟南、溫州等11座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日韓則有奈良、京都、大邱、釜山等18座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金字招牌助推國際化之路
自2019年成為候選城市以來,濟南將“東亞文化之都”創建作為城市建設總抓手,與城市各項工作充分結合,依托專家智庫、窗口行業創建聯盟、重點創建基地、創建示范社區等,提出了“共創、共建、共享”的創建理念,形成了濃厚的“共創共建共享”氛圍。
據了解,“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是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的重要品牌,是服務國內文化和旅游建設,加強對外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踐、落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倡議的具體舉措。
當選城市以“東亞文化之都”名義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和旅游活動,重點通過文化交流與合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旅游推廣等活動,帶動城市和市民更積極地參與東亞區域文化和旅游合作,推進城市文化建設,激發城市活力,擴大城市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切實實現以文惠民、以文興城。
如今,濟南市正在加速推進“文化濟南”建設,全面提高濟南文化軟實力,獲評“東亞文化之都”,對于高質量發展的濟南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前所未有的背景和機遇。
“在濟南市整體發展水平提升的情況下,需要國際的品牌、國際的氣質。獲得‘東亞文化之都’不僅是獲得了國際認可,更是我們行動的突破點。”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分析道,濟南獲得“東亞文化之都”這張世界級文化名片,是濟南從區域性城市到全國性城市再到國際化城市的新平臺,將更好地解密東亞國家與濟南的淵源,更好地連接東亞國家,續寫濟南文化走向世界高峰的新篇章。
同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的過程也是重新梳理濟南城市文化脈絡、激活文化資源、加強文化交流,完善文化發展體系與機制的重要契機,通過進一步的梳理、整合和傳播,將濟南文旅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何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濟南的國際化,東亞文化之都是起點,不是終點。”王晨光說,濟南獲評東亞文化之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將來會摘得更多國際化的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商業品牌。
“建設‘東亞文化之都’,對城市文化傳統、相關硬件設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非遺保護與傳承等有著多項具體考核指標。”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郅良表示,這對濟南來說,恰好提供了城市文化建設的具體方向,在不斷靠近“東亞文化之都”建設標準的同時,城市本身的文化功能也隨之不斷完善。
此前,孫述濤在“東亞文化之都”終審答辯現場鄭重承諾,如果申報成功,濟南將認真實施“東亞文化之都”三年創建方案,高質量舉辦系列活動,全力推進“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高標準舉辦東亞文化之都濟南年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千年古城魅力,為東亞文化交流互鑒做出新貢獻。
同時,濟南市將高標準實施重大項目,優化提升濟南古城,推進濼口古鎮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加快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城子崖和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山水圣人”文明走廊。
此外,濟南市將高水平拓展對外交流平臺,依托中日韓研究院,以海外文旅交流驛站等平臺為載體,積極舉辦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2022年,我們將舉辦獨具特色的‘東亞文化之都’濟南年系列活動,誠邀各位領導、各國朋友相聚泉城,看山、聽泉、觀湖、游河、品城!”孫述濤說。
相關鏈接:
歷年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城市
2013年:泉州、光州、橫濱
2014年:青島、新潟、清州
2016年:寧波、奈良、濟州
2017年:長沙、京都、大邱
2018年:哈爾濱、金澤、釜山
2019年:西安、東京都豐島區、仁川
2020年:揚州、順天、北九州
2021年:紹興市(中國)、敦煌市(中國)、北九州市(日本)、順天市(韓國)。
2022年:溫州、濟南、日本大分縣、韓國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