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日逼免费视屏/欧美激情乱人伦/欧美free嫩交hd/777精品成人影院

有顏有料更有情,槐蔭展館展“西興”
2022-09-18 15:07
2022 09/18 15:07
來源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岳璋 濟南報道

  精雕細琢的濟南陶塑“碧筒飲吸杯”、美輪美奐的手工魯繡旗袍、以假亂真的蠟像人物……9月1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開幕第四天,槐蔭展館攜帶著極具地方特色的展品,吸引著一波波游客駐足觀賞。

  一捧黃河土、半瓢清水,經過塑、捏、堆、貼、刻、畫等數道工序的琢磨,在濟南陶塑傳承人王令濤的一雙巧手之下,變成一尊尊或美觀大氣、或精巧別致,極具老濟南傳統風韻的陶塑。展區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王令濤帶來的濟南陶塑作品,其中以“碧筒飲吸杯”最為吸睛。

  據介紹,王令濤結合了濟南市花——荷花和三國時期魏國名士鄭愨創造的“碧筒飲”的方式,進行更具濟南特色的“碧筒飲”杯。這類杯子設計與荷葉相似,通體碧綠宛如剛采摘出水的新鮮荷葉,杯側嵌入一根“吸管”,一端入口吸水,一端直通杯底。杯底一端的吸管口上或嵌錦鯉、或嵌青蛙、或嵌花瓣,為整個“碧筒飲”的外觀點睛,不僅實用,更是盡顯風雅。

  向展位深處走去,非物質文化遺產——魯繡傳承人戴軍帶來的手工繡品便可映入眼簾。方寸尺絹、半卷絲線,飽經時間磨礪的匠人巧手引絲上下翻飛,將山河湖海、愛恨情仇、儒釋道學之美詮釋在布帛之上,流傳下中國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刺繡。極具山東本土特色的“魯繡”自經歷過五代人的傳承后,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戴軍手上演繹出兼具中國古典藝術氣息、山東本土風情特色和現代時尚藝術情調的新式齊魯風味。

  “真正的魯繡是不可以機械化生產的,必須一針一線手工繡出來?!贝鬈姼嬖V記者,就像沒有兩片樹葉完全相同一樣,每一件繡品也不會完全相同。魯繡就像書法家揮毫的大字、畫家潑墨的山水一樣,針對不同的圖案、不同的布料、不同的材質,或平繡、或盤金、或套線……以求更好地達到“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的目的,而每一幅繡品背后都飽含著匠人在創作時的心境與經驗,這些是冰冷的機械化生產所不能達到的。

  槐蔭展區負責人介紹,展區內30余家(人)商家(非遺傳承人)分別帶著極具特色的產品(作品)參展,將槐蔭的文化底蘊與新奇創意進行融合,促進文化產業繁榮,增添發展新動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責任編輯:張藝
熱點推薦
+ 更多推薦
  •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 中國旅游協會
  • 承辦單位: 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
  • 官網承建: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 備案證號: 魯ICP備06006718號-1
  • 版權所有: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